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,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。

烏金季節──養殖烏的崛起

發表日期:2016-01-21
產地:雲林口湖

冬日悄悄的到來,似乎為台灣海峽帶來一絲絲躁動,是「烏金」來了!烏魚又稱「信魚」、「鯔魚」、「烏頭」。台灣每逢冬至前後,迴游的烏魚們成群結隊來到北迴歸線一帶,母烏魚的卵囊也飽滿起來,沿海台西、口湖、麥寮的漁民們將新竹以南,茄萣以北的海域,稱為「黃金地帶」。烏魚卵被沿海漁民作為「烏魚子」,品質好又大的烏魚子更可以賣到極好的價格,為漁民的一年帶來好收益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冬天的口湖,街邊到處看得道漁民曝曬的烏魚子,如金磚一般耀眼。

野生烏魚量少且不穩定

但全球暖化來臨,屬溫帶海域的烏魚也受到影響,加上捕撈量難以限制,使來到北迴歸線的烏魚逐年減少,量也不穩定,使野生烏魚子價格居高不下,且容易有魚目混珠之嫌。與此同時,進口魚子的叩關,使烏魚子品質落差又更大了。各種背景因素之下,為了穩定烏魚子生產量,雲林沿海地區的「養殖烏」(養殖的烏魚)便開始盛行起來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養殖烏魚取代野生烏魚,減低海洋生態的負擔,產量也相對穩定。

養殖烏崛起

李永林先生為養殖及烏魚子加工執牛耳之人,家族從過去養殖鰻魚、虱目魚、至今日的烏魚,累積了數十年的功力。十年前,李大哥從原本只交新鮮魚卵原料給盤商,轉而決定自己加工魚子。原因是,盤商對價格的抑制與剝削,烏魚養殖戶們轉而嘗試自立門戶,靠自己的力量,漸漸地把養殖烏的名氣建立起來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台灣西南沿海,四處可見的養殖魚塭,為南臺灣帶來另一種生產景象。

夠新鮮才能帶腹肉

養殖烏的品質已逐年穩定,甚至不輸給野生烏,更重要的是養殖烏的新鮮度,是饕客們趨之若鶩的關鍵!這幾年雲林海口漁民們為了讓消費者更加放心,在取魚卵時特地將魚腹肉留在卵囊尾部,因為夠新鮮的烏魚腹肉才不會與卵囊鬆脫。尤其堅持經過冬陽的曝曬,提出魚卵濃郁的香氣,冬季到口湖一趟,不難看見路旁或屋前曝曬著閃著金光的魚子,令人垂涎。李大哥說:「陽光是最好的香料」可去掉魚子的腥味,讓魚卵的油脂香氣更加富有層次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特地留下的一點「魚腹肉」,代表著國產與新鮮象徵!

老李烏魚子

▲口湖街邊曝曬的烏魚子,經由暖而不熱的冬陽曝曬,可以提升魚子香氣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老婦一片片檢查魚子的硬度、乾燥度是否足夠,還需不時為烏魚子翻面,以曝曬均勻。

對烏魚子加工的重量級堅持

海口氣濃重的李大哥,有著海派的豪邁,慢條斯理與細心的氣質,在他黝黑的皮膚下透漏著漁民對漁貨品質的堅持。李大哥從取魚卵起,便重視放血,避免魚卵殘留腥氣;醃漬魚卵的鹽也細心挑選紐西蘭海鹽,鹹度較低,也不致苦味;醃漬後還要以數百斤重物壓實魚子,使口感紮實Q彈;再輔以冬天暖和的陽光曝曬,更得隨時注意氣溫,過高則易使高蛋白含量的魚子變質;最後再輔以冷風乾燥,控制在7-10度C間,並隨魚卵表現而調整風量及溫度。如此繁複而需細膩的工序,李大哥一道都不肯妥協,即使海鹽成本很高,即使長年搬移重物使他手與腰部受傷,他都不敢輕言放棄對品質的堅持。他說:「我直接面對消費者,不可以隨便。」

老李烏魚子

▲李大哥對自己的烏魚子養殖及加工,投入大量的心力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用來壓烏魚子的重物,將烏魚子的水分壓乾、肉質壓實,一塊重達24公斤,壓越重,魚子品質越好。李大哥在加工時節,為了確保品質,每天需搬運數十塊,導致身體的職業傷害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冷風乾燥的層架,將曬過的魚子放置於冷藏庫中,再以冷風吹乾一些,風味更佳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用手壓壓看魚子中間,Q彈紮實者,品質好。

最令人難忘的味道

如此講究製造的烏魚子,讓李大哥的回頭客一年比一年多。款待初來乍到的我們,他拎起一小片烏魚子,以火槍兩面烘烤約一分鐘,手起刀落唰唰唰,熱騰騰的烏魚子便已成「段」,不像我們平日斤斤計較的切薄片,李大哥打趣說:「溫艱苦人,青菜呷(我們辛苦人,隨便吃)。」嚐起帶有油脂焦香的烏魚子,紮實有嚼勁,香濃而綿密,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感覺!跟平常在宴會廳吃到的等級絕對不同,真的是由內而外樸實卻高雅的滋味。

從在地草根人物的手中,看見非同凡響的力量,這股力量其實很簡單,只是單純的愛著自己的工作,還有每一片好吃烏魚子的責任罷了。其實,這樣的味道,才更令人難忘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李大哥送給我們的禮物,用火槍直接噴烤烏魚子,香氣四溢。

老李烏魚子

▲烏魚子因為壓得紮實,即使熱熱的切起來,毫不費力,而且非常非常美味!

【好康搶鮮】訂閱電子報

每日接收最新優惠訊息、食譜、食材知識和小農故事,立即訂閱,隨時取消!

隱私權保護

試閱 Line@ 內容

更多小知識歡迎加入我們Line@官方帳號,看更多~
每日接收一則優惠、一則小知識/食譜!
加入好友_電腦版 加入好友_手機版

已成功加入購物車